传承鹤琴薪火 共绘幼教新篇 ——陈鹤琴教育思想实践经验分享暨年度工作部署会圆满落幕
3月21日下午,“传承鹤琴薪火——活教育·共研行·创未来”暨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在我校臻知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苏州市教育学会会长、市教育局原局长张曙,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院长、苏州幼专党委书记杨建良,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文学,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宗健,苏州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孔伯良,研究院专家团全体专家,以及成员单位代表和幼教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部署2025年度重点工作,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活动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潘伟斌主持。
苏州市教育学会张曙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陈鹤琴教育思想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宝贵财富,研究院要聚焦学术属性,理实一体开展研究,通过专项课题申报、实践案例推广等方式,推动全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他强调,研究院需凝聚各方合力,整合资源,发挥平台功能,打造“陈鹤琴教育思想实践创新基地”品牌项目,为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以“陈鹤琴教育思想如何在幼儿园落地实施”为主题,结合鲜活案例剖析“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他指出,陈鹤琴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理念,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师应通过观察儿童、解读需求,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动态课程,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解金凤老师以“精密观察在单元课程班本化实践中的应用”为题,分享了通过观察记录儿童行为、动态调整课程的实践路径。苏州工学院左瑞红教授点评强调,观察不仅是方法,更是理解儿童、支持发展的教育智慧。
上海市浦东新区方竹幼儿园杨余香园长则从“让童年扎根自然”切入,介绍了基于“活教育”的种植活动探索。苏州幼专张晗教授指出,自然教育应从个案走向普适,构建科学的课程框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苏州市教育学会孔伯良副秘书长在会上充分肯定研究院前期取得的成效。他表示,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立足苏州幼教高地,通过“活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为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针对后续衔接工作,他强调市教育学会将重点从机制共建、资源联动、品牌共创三个方面支持研究院发展。
昆山绣衣幼儿园蒋晨园长作为专家团核心成员,围绕“专业引领、实践创新、辐射带动”提出新一年度工作设想,同时结合近期参与的工作和所在园的园本化实践,分享了她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意义的进阶理解。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王晓华园长以“活教育·自然课堂”实践经验为基础,介绍了翡翠幼儿园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课程优化、师资培育、辐射推广等发展举措。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梦萍副教授对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她提出,研究院将围绕 “ 基础搭建、 项目启航 ” 总思路, 从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影响力提升三个方面分年度系统推动研究院各项工作机制有效运行,促进各成员单位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让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尽快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的现实生产力。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院长、苏州幼专党委书记杨建良讲话。他首先回顾了研究院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部署2025年“基础搭建、项目启航”重点工作。随后,杨书记强调研究院将依托理论、实践、家庭教育叁大研究中心,推动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举措,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同时,他表示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院必将在推动幼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鹤琴薪火,践行“活教育”理念,为培养“天真活泼、潜能多元、精神丰饶”的新时代儿童而不懈努力。研究院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汇聚多方智慧,推动陈鹤琴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苏州建设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