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 “此声有你”红色经典作品配音大赛圆满举行
青春献礼二十大,砥砺奋进新时代。
青年学子应善于从历史学习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2022年12月7日晚,第26届读书节之“此声有你”红色经典作品配音大赛决赛在臻知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经过预赛选拔,结合公众号上的投票结果,最终选出了10组优秀配音作品登上决赛舞台。
学前二系2205班崇婷婷带来《辛亥革命》。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当疾苦的人民沉睡在麻木之中,有一群人已然觉醒,他们高举革命的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以自身绽放绚丽,亦是甘之如饴。青石板上伴随着铁链划过刺耳的哐当声,一位女战士手铐木枷,却毫无惧色,毅然赴死。她,就是秋瑾。
学前二系2206班盛杨阳、杨语殷、庄紫伊、陈润珂、沉歆柔、葛九荣带来《金陵十叁钗》。她们生逢乱世,命运坎坷,如风中残存的烛火,微小却明亮。风尘阻挡了她们的路,却没有迷住她们的双眼。柔弱的身躯下,是一颗干净且没有改变的初心。
学前二系2106班李姝乐同学演绎了《建军大业》。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反动派为夺权叛变革命,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
学前二系2201班颜阳洋、赵馨、苏佳瑜带来的配音片段《延安童谣》。作品通过几个延安孩子在延安的学习生活,再现了火热的革命故事,再现了延安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耳熟能详的歌词里,道不尽的是延安人民对红军的爱戴、彼此相亲相爱的和谐之音。
学前二系2204班张弛、陈文菲带来《建国大业》。叁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没有对生活的爱”,中国共产党从苦难中成长,在苦难里辉煌。他们拨开云雾看到了光,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学前二系2204班徐明慧、李林芝、高雨淇带来配音片段《跨过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描绘了抗美援朝烽火岁月的经典歌曲曾经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将士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学前一系2103班周文蔚、兰丰颖、孔睿倩、汤子墨同学带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举目而望,皆是我泱泱华夏。我们种花家的兔子,可以温和,但不代表着懦弱;可以勇毅,但不代表着霸权。华夏,是大国,是守望者、保护者,我们将温暖传递,将和平延续,一起保卫着种花家。
学前二系2203班李乐欣同学带来《功勋》。“忠诚、执着、朴实”,功勋们在保卫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玉芹说道:“这个国家不仅靠男人顶着,也靠咱们顶着。男人顶国,女人顶家,所以国家二字,全靠大家。”如果说,于敏是国家的功勋,那么对他们的家庭来说,玉芹她们才是功勋。
学前一系2205班黄天成同学演绎了不屈不挠的《战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他为我们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真情的赞誉,诚挚的敬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人。
学前二系2205班孙睿动情演绎了《大山的女儿》。有这样一位扶贫书记,农村姑娘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奋战扶贫一线,直至献出宝贵生命。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她的付出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比赛设有两个惊喜环节。
学前一系2107班唐千淇、孙瑜岚、蔡玲玲带来群像剪辑作品《风骨》。铿锵玫瑰,竞展芳华。纵观历史长河,多少巾帼不让须眉;再览古今盛世,女性已然光芒四射。
学前一系2107班张梓航和学前一系2102班程钰晗同学带来一段西方电影,地道流利的英语、饱满细腻的演绎,让各位观众一饱眼福、耳福。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庄重,全场观众跟着一段段作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选手们动情的演绎为全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最终比赛结果在现场所有观众手中的“小星星”中产生。
一等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金陵十叁钗》
盛杨阳、杨语殷、庄紫伊、陈润珂
沉歆柔、葛九荣
二等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建军大业》
李姝乐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周文蔚、兰丰颖、孔睿倩、汤子墨
叁等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功勋》
李乐欣
《延安童谣》
颜阳洋、赵馨、苏佳瑜
《战狼》
黄天成
心存希冀,追光而遇
目有繁星,沐光而行
悦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