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随笔---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如果地球有眼睛,那一定在斐济,若心有所属,那必定存在于笑颜明眸中的一声声“产耻濒补”,半个月光阴,已然让这颗南太平洋的璀璨明珠,在情牵梦萦中,流转心间。——题记
8月下旬,当我还在与合唱团的熊孩子们斗智斗勇地排练时,一个电话改变了我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放下电话就开始准备材料的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样的好机会会轮到自己头上,隔天接到了面试通知,怀揣着小心翼翼、怯怯的站在面试室的门口,心里打起了小鼓,一如考试前的小学生一般。但统战部的领导看上去特别亲切,对每位老师都透露着欣赏和尊重,我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下了。不出一星期,校领导的电话打来了:“高老师,恭喜你被选上了!”一番千恩万谢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这次省委统战部组织要代表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我要真真切切的挑起来了。
时间一晃来到11月,终于要和“中华文化大乐园斐济苏瓦营”的小伙伴们相见了,心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但听说当地学校很多教具需要我们自己带过去,部分孩子不会说国语时,心中又不免担心,怕遇到未知的难题。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去斐济的旅途。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让人分外疲惫,正当我难受的左右调整姿势企图让自己舒服些时,黑漆漆的舷窗外透出了一丝灰银,并逐渐扩展成一条直线,渐渐的,灰色中透出了浅浅的蓝,迅速变成了淡淡的白色,紧接着天边出现一缕红色,逐渐变成明晃晃的金黄……色彩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一想到这是全球最早能见到太阳升起的国度,疲惫一扫而空,慢慢看清了飞机引擎上代表斐济的图腾,天大亮了,清澈见底的海水和连绵不断的丘陵跃入眼帘,忍不住赞叹太平洋上真的存在如此秀美壮观的岛屿。伴随着飞机落地的摩擦声,我们的文化之旅,就此开始……
纵然路上椰树海滩美景无数,我心里仍想着那些未曾谋面的孩子们,他们会喜欢我们到来吗,他们会说中国话吗?会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吗?一个又一个问号在我脑海中浮现,带着一丝焦虑,踏进了苏瓦逸仙学校的大门。
校园里有参天的大树,有平整的草地,有悠闲的鸟群,有可爱的孩子们,车还未停稳,远远传来的“老师好!”“你好!”“产耻濒补!”声就不绝于耳,孩子们热情的笑脸绽放在明媚的阳光下是那么纯真无邪,显然,他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不仅欢迎,还特别喜欢,我们一下车就围着我们,好奇又兴奋,一声声“你好”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提起我们苏瓦营的老师,不得不夸赞一下,各位老师来自江苏省的教育系统各条战线,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因为事先知道课程量比较满,大家都在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做充足的准备,安妮团长分配好了每位老师的任务,让我们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看着其他老师写字专注的眼神、感受着他们练习基本功的认真劲儿,体会着他们背串词的紧张感,一下把我拉入了这个整体,感觉能成为集体的一份子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开营仪式顺利进行,我们展示了书法、国画、古典舞、功夫扇、花样跳绳、武术、葫芦丝、剪纸、最后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孩子们和当地的老师们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拍手叫好,拼命鼓掌的样子看着真是太感动了。
开营仪式结束后,就正式与逸仙学校的孩子们见面上课了。我的主班是四(2)班,每个班级都有一个配班老师跟着(后来知道这个配班老师是全科教师,崇敬之心油然升起)班级情况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只有个别学生会说国语,大部分都不会说也听不懂,只能听懂最基本的“你、我、他、对、好”等单词,看来只能全程英文教学了!第一节课上的汗涔涔,逼上梁山的我只能通过蹦单词式教学,我坚信,音乐是可以穿越一切时空和国度,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的,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是正确的。每天我都通过孩子们的课堂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从中国五声调式入手,让他们感受“宫商角徴羽”的独特魅力,让他们用耳朵和心灵静静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有好多孩子课后纷纷来问我“中国面积有多大?”“中国是不是有熊猫?”“茉莉花的家乡漂亮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相信,在他们的心底,已经种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希望我们的文化交流能让他们热爱中国,我也告诉他们我们非常欢迎他们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体验班的课(体验班每班只有一节音乐课)我也安排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也从江苏民歌茉莉花入手,教会他们基本的发音和简谱,不论是一年级的小萌娃还是八年级的青少年,上课都很认真很努力地跟着我的节奏走,每次上完课,都会有孩子来问我要我们“中华文化大乐园”的贴纸,贴在衣领、甚至贴在脸上都觉得无比光荣,看着他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我觉得再累再苦也值得。
这十来天的课,不得不提的是一个叫别尘颈濒测的女孩儿,这个广东小姑娘操着一口奶声奶气的普通话,每次上课都会帮我拿教具、擦黑板,在我的八分音符下加了一个俏皮的吐舌表情,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她的好伙伴,活泼可爱又热心的斐济女孩,第一天开始就坐在我面前,灵动的小眼神忽闪忽闪的,上课非常积极,最后一节课上完后非常严肃又认真的跟我讲:“高老师,我会去你的家乡找你的,我会一直记得你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当时听了别提多感动了,我把我的发夹送给了她,也算留给她一点小小的念想,说不定几年后,我真能与她在国内见面呢,略有些小小的期待!
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他们纯净的心灵,以至于最后的两天,我都暗自神伤,闭营仪式结束后我们就要离开,每天都走的那片小草坪恐怕再也见不到了,每次经过教室门口都会看到的秋千,都还没来得及上去坐一坐,说好的要把贴纸分发完的,我这还多出来一些,可再没机会给他们一一贴上,最后一个音符弹完后,陆续离开教室的他们带走了知识、带走了对中国音乐的向往,同时也带走了课堂的歌声、爽朗的笑声……留我在空荡荡的教室回味与他们的点点滴滴……
参加闭营仪式的我,坐在开营仪式相同的位置,可心情早已不同,之前是带着任务来,离开的时候满载着中斐人民的友好情谊。斐济的天空还是那么蓝、孩子们的笑容还是甜美、小伙伴们的互相帮助还历历在目,转眼间要离开了。可以说,这次斐济之行收获得太多,梦醒了,一切又都回归到正常的轨迹中,但是我相信,缘起中华大乐园的活动与交流不会结束,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沟通还会继续,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永远在路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