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破解免费

您的位置: 首页 >管理机构>对外交流合作处>外事动态>详细内容

外事动态

访问随笔---澳大利亚的课程改革

来源:International Exchange Division 发布时间:2019-06-28 16:15:16 浏览次数: 【字体:

赴澳培训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全省多所师范院校教师参加,在墨尔本接受了总计14天的培训。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墨尔本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接受集中培训,培训形式为专家讲座,讲座团队由高校教授、理论研究者、优秀校长等组成,总计讲座5讲,内容如下:《澳大利亚教育概述》Dr Gosia Klatt and Prof John,《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Peter Kelly, 《在联邦国家发展国家课程》Barry McGaw ,《诊断性教学和教学模式》Suzanne Rice ,《教学大师:转变教育》Dean Emeritus,Danicla Acquaro 。每次讲座完毕都会安排相应的学术沙龙,就讲座中涉及的议题学员与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第二阶段主要是实地参观考察学校,先后参了MOUNT CLEAR中学,联邦大学,维多利亚州教育部,Bridge Wood小学等。培训内容既有对于维多利亚省教育的概况介绍、政策的分析和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分享,也有教育现场的开设,讲座内容之间有彼此的关联性,在实地参观考察中,又见到理论的落地,获得了感性认识。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因历史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样态,强调个体的价值,当下对土着原住民日趋尊重和重视。培训所在的墨尔本城市街景开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随处可见公园和绿地,小动物时不时在公园出没,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维多利亚美术馆、墨尔本博物馆、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理工学院,这些让墨尔本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时时处处受着文化整体的制约,不同的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两周的学习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澳大利亚的教育背景和课程改革特点。

一、为了青少年更好发展的教育

Barry McGaw教授《在联邦国家发展国家课程》中提到《墨尔本宣言》,在澳大利亚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面向未来学校教育变革之整体规划。《墨尔本宣言》提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使命:(1)确保澳大利亚未来经济繁荣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核心劳动力需求;(2)年轻人需要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知识以担负起国家兴盛的职责;(3)教育要成为理解和解决环境恶化挑战的关键;(4)教育能使学生将自身价值观与他人经验建立起联系,从而促进社会融合;(5)教育是实现机会均等的主要途径。《墨尔本宣言》一再表达澳大利亚政府致力于建设一个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承诺和决心,“澳大利亚的未来依赖于教育的成就,澳大利亚的未来在于如何利用人的才智、技能和创力……”。实现未来目标的基础在于年轻一代的发展,据此《墨尔本宣言》确立国家课程变革的主要目标——使所有澳大利亚青少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且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以及主动明智的公民:(1)成功的学习者:具备读写算基本技能,具有ICT技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独立设计、小组合作和交流观点;具备信息化学习和就业决策的技能;促进学生自身潜能的充分发展。(2)自信且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具有自我价值感和个体认知意识;具有进取心和创造性;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具备担当未来家庭、社会和工作角色的能力;具有对自身生活做出理智决策和行为负责的能力。(3)主动明智的公民:以道德准则和道德伦理为行动指南;领会澳大利亚社会、文化、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理解和认可本土文化的价值;追求民主、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成为具有责任感的全球和本土公民。澳大利亚的课程变革对个体的价值观和品质中尤为重视,强调个体自信、乐观、自尊、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养成。

二、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理念

  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课程依据全国统一课程大纲设定,同时学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开设满足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贴近真实生活、基于学生生存和需要的多元化课程理念是澳大利亚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课程改革的重点。在MOUNT CLEAR中学的参观考察中我们得知,该校学生在中学7年级开始,开设一门课程(Mentor),翻译为导师课程,该课程有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特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基于学生个人的兴趣意向,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发展。如果学生想学习一门职业技术以便就业,学校开设了大量职业技能课程,如汽车保养、咖啡调制、木工金工等。该门课程修完合格,学生同时拿到该技术的初等证书,往后可以不断的学习该技术的更高级别。如果学生想要继续升学就读本科,老师引导他去了解他所想要报考的专业需要有哪些课程的学分,并且在9、10年级开始针对全国联考的课程学习。

澳大利亚的教育“看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关注教育的评价“改进(improve)”功能,对学生实施差异性评价。墨尔本教育学院两位教授的讲座,《诊断性教学和教学模式》和《教学大师:转变教育》都介绍了诊断性教学模式,体现出教育是让每个个体更好的生长的理念,而不是用同一指标去衡量筛选。对于某些方面明显滞后的学生,teaching aide(助教)会给予额外的辅导和帮助。这样的差异性评价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评价,引导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努力、持续成长。在MOUNT CLEAR中学和Bridge Wood小学参观,他们的学校课程的理念、环境的创设,无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在Bridge Wood小学里,不同的年龄段被分为不同的学习社区,而每个社区内,教师根据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发展的水平,进行分组教学,非常好的做到了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宜他的节奏中去发展。在形式上,澳大利亚课程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这种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能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叁、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及个人发展的团队支持

在维多利亚州教育部和学校访问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是联邦制的国家,各州相对独立自治,在教育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澳大利亚并没有一个国家统一教材和课程,州政府颁布了课程指导大纲,各校各科老师,根据大纲选择教育的资源和教学方式,可见澳大利亚的教师在教学上被赋予较大的自主权,但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更高的创造性和专业性。为避免不同科目和不同年级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性,澳大利亚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会有更多的团队教学研讨,很多教师也乐于创建教学资源并进行共享。教师在教学中一旦被赋予更高的自主权,这能更好的激发教师积极的创造和反思实践。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特别重视提供团队支持,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本次澳大利亚教师政策培养培训,非常好的开阔了我们教育的国际视野,让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在教育理念层面,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趋同,澳大利亚政府所思考的教育公平的问题,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指导大纲的制订,与我国现在的教育改革是步调一致的。但因为根植的文化背景不同、国情不同,澳大利亚属于高福利社会,而我国属于高竞争社会,因此在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尊重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澳大利亚落实的更到位。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中澳教育文化交流的机会,在专家讲座完,我们学员都积极提问互动,也向澳洲介绍我们江苏教育的一些做法,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