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随笔---真实感受日本、香港的学前教育
2018年10月16日至23日,在苏州市外事办公室和我校国际交流处的组织安排下,学工处肖蕾主任、附属花朵幼儿园田鸿园长、附属教育幼儿园杨洁园长以及学前一系副系主任俞芳老师、学前一系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李静老师一行五人赴日本和香港两地就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两地学前教育发展进行了为期8天的实地访问和深入交流,收获颇丰。
10月17日,公务团首先访问了金泽市星稜大学,拜会了星稜大学筱崎尚夫校长,双方交流了两校在幼儿园教师培养方面的经验,并就我校与星稜大学在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了讨论。筱崎尚夫校长告诉我们,星稜大学与苏州大学早有合作交流经验,苏州大学在前两年就有学生至星稜大学访学,期间还带几名星稜大学的同学去苏州旅游、交流,使中日学生感受、体验到不同文化下的生活及学习,拓展了国际视野。我方团长肖蕾主任表达了此次拜访的目的,希望两校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交流,如教师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学生之间进行短期研修。附属幼儿园之间也可以结为姐妹园,就教育教学、游戏活动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筱崎尚夫校长表示,各个国家都需要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通过教育促进创新,共同改变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国际间交流会越来越便捷,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可以快速、便捷的实现互动和交流,也希望在未来可以尝试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建设海外实训基地的方式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随后,公务团与星稜大学人文科学系儿童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围绕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习见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通过本次交流,对星稜大学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有了大体的了解。随后参观了广场工房,这是为儿童教育实践研究而在大学内特别建立的一个创造性空间。这个宽敞,自由的创造性空间包括五个工作室,他们的主题分为别游戏、韵律、表达、造型和实验。这里不仅使儿童教育专业的基础学习场所,还作为实用育儿平台向地区社会开放,为学生提供与儿童接触的机会。
星稜幼稚园是星稜大学的附属幼儿园,一进门就被孩子们的建构作品吸引住了。一个大大的城堡样的建筑,几个一米多高的圆形塔柱,还有尖顶的房屋,胖乎乎的企鹅。仔细看,竟然都是由一小片一小片一样大小的原木薄片建构起来的。这么轻的材质,却能建构出这样的大物件,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建构过程中一定是花了不少时间,又有很持久的耐心,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才能完成的。除此而外,活动室里还有各种纸、布、收集的种子、落叶、果实等自然物,也有小巧的、低结构的拼搭积木,还有与活动相关的卡片、图书。孩子们对于科学的探究以及各种认知在这些环境中自然渗透到了。我们一致认为幼儿园是大学的师生的实践研究场所,只要有研究项目,都可以与幼儿园一起合作完成。此外,幼儿园依靠大学专家资源,为幼儿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及心理支援。下午公务团拜访了金泽市副市长细田先生,政府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升起了中国国旗,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金泽市与苏州市缔结的深厚友情。我们双方就中日学前教育的现状,苏州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友好、亲切对话与交流。特别是在交换礼物环节中,细田先生对我校附属幼儿园孩子编制的立夏五彩蛋网十分感兴趣,当我们向细田先生介绍这是吴地传统习俗,寓意着平安消暑,快乐长大时,细田先生饶有兴趣的把蛋网挂在了脖子上与我们合影留念,整个大厅充满快乐祥和的气氛。金泽市是一个美丽、雅致的城市。干净的街巷,彬彬有礼的人们,兼六园的美景,21世纪美术馆的奇思构想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的气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日公务团从金泽市来到了池田市。10月19日,我们参观了池田的樱花幼儿园,这里园舍、教室、活动场所、教学设备等都很简朴,很少看到很现代化的电教设备的影子。幼稚园坐落在安静的小路边,没有鲜亮的校门招牌,就彷如一户普通的居民家庭。进门即是玄关,在这里换鞋。园舍是一层或两层的建筑,原木色的木质装饰为主,清新简洁。门窗通透、采光好,室内空间看上去很敞亮。户外活动的场地,以自然的沙地、草地为主。教室面积不大,靠墙是简单的橱柜以及利用走廊存放的各种收纳箱、收纳袋,使活动的空间变得宽敞、流畅。在樱花幼稚园的户外活动中,运动的器械和玩具同样也很简单。金秋的阳光下,孩子们身着短衫短裤,就在沙地上进行着各种锻炼。白石灰在沙地上画出一圈椭圆形的跑道,沿着跑道放上小塑料桩,孩子们手持圆环进行接力赛跑。一个小女孩在奔跑过程中摔倒了,膝盖擦伤,老师把孩子送到近旁医务室,与医生简单交代,孩子就留在医务室处理伤口、休息,很放松的样子。在沙地的一侧,一群孩子用塑料箱子运沙、堆沙、玩沙,另一角落里还有极简易的秋千架、钻爬架、滑梯……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私立的五月幼稚园,课程特色更为彰显。他们接纳0岁-5岁的孩子入园,年龄的跨度更体现了课程的丰富内涵。他们着力于孩子的健康教育及情操教育。健康教育中对孩子体力的测定,包括有跑一定距离、看看能把网球扔多远、自己能跳多远,抓握的力气有多大……一年中在春秋两季,会各有2周时间,让孩子把一个小小的计步器挂在身上,看每天的行走步数,当雨天走路少时,要想办法怎样去补足。参观当天,我们亲测了孩子们的步行数。孩子们个个都很自豪地把计步器读数给我们看,半天时间,有不少孩子步数在一万以上了。老师们把对孩子体力测定的记录制成表格,这张表格设计时考虑到让孩子也能看懂,彩色的图标很吸引孩子。期末,会将表格交给家长。在健康习惯的养成方面关注到生活细节,比如早上要吃早饭,早上要排便,然后再去玩。如果达到会有奖励的标志给孩子。情操教育,包括情绪,丰富的感受性。心情怎样表现,通过音乐,让孩子直接的感受。幼稚园把知名的音乐人请到学校来,几个月大的孩子都一同来感受音乐,从小的感受很重要。幼儿的感受老师也会做记录,如孩子对雨天的感受、对天气的感受……老师把孩子感觉到的东西的反应写下来。健康教育、情操教育都反映出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身体、心理成长的关注。
19日下午,公务团拜访了池田市政府,双方就中日学前教育的现状,苏州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友好、亲切对话与交流。苍田副市长是位曾8次来寒山寺聆听新年钟声的苏州老朋友,他幽默、风趣的和我们谈起来他在苏州的经历。公务团参观了引以为豪方便面发明制作的安藤百福发明纪念馆。真的感叹日本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拼搏。
20日上午,公务团拜访了大阪青山短期大学,双方交换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特殊教育专业的设置方面的经验,并就建立海外实践基地、在附属幼儿园间缔结姐妹园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对青山大学健康科学部儿童教育学科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苍产蝉辫;青山短期大学儿童教育学科主要培养保育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以及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学制由2年延长为4年。这一转变是为了适应日本社会对学龄前教育从业者专业上的要求。当前日本对幼儿园教师入职的要求门槛越来越高,认为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学生才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该背景下,诸多短期大学延长了儿童教育学科的学制。与星稜大学不同,青山大学除了培养从事0-6岁儿童教育的保育员教师以及6岁以上的小教师之外,还培养从事自闭症、脑瘫、留守儿童及其它需要社会支持的特殊儿童教育的师资。其师资培养范围更加广阔。在特殊儿童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青山大学从课程设置、见实习管理和就业指导方面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为我校特殊儿童教育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借鉴。学生由机会获得叁种资格证书。儿童教育学科建构了一套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分别是基础教育科目与教师职业教育科目。在大学第一年,主要进行基础教育科目的学习,涉及的学科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英语、体育、计算机等一系列人文知识的获得。第二年进入专业教育科目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保教知识,同时开始渗透保育实习。第叁年,有关保教知识与能力的科目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学生开始进行教育实习,并在实习基地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第四年需要将前叁年所所学内容进行整理,进行教育实践演习,并且完成毕业研究。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学生将获得系统保教知识以及支持儿童发展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校外保育、实习基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幼儿充分接触活动,获得对于幼儿发展特点充分认识。学校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寻求到专业帮助,真正对到了个性化的指导。公务团还参观了青山短期大学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的亲子活动中心对我校的校内实训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校内的亲子活动中心设备齐全,是开展亲子活动的场所,学校会邀请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在活动中心活动。学生在此尝试组织亲子活动、学习与家长进行交流,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这种幼儿家长、幼儿、学生以及专业教师在真实的场景中面对面的交流,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又很好地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10月21日上午,公务团拜访来到了香港保良局。香港是一座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摩天大楼车水马龙之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交错,形成香港华洋交融的多元气质,在我们出发前就早闻香港保良局之盛名,恰逢来港之时又是香港保良局成立140周年的巡礼周,我们能在盛会期间到来学习,深感荣幸。通过蔡李惠珍主席的介绍、保良局历史沿革短片的播放,参观图书馆、电视台、英语资源中心和博物馆对保良局“保赤安良”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切感受到保良局多元的社会服务,给更多的香港人带来福祉和帮助。保良局下属有26所幼儿园,学制为幼儿班、低班、高班,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幼儿园都秉承保良校训“爱敬勤诚”,让孩子得享五育全人发展,课程以教育局《幼稚园教育课程指引2017》作为蓝本,涵盖了六大学习范畴。随后参观了保良局教育事务部下的易桂芳幼儿园,两所园易桂芳幼儿园位于香港屯门,1989年创办,是保良局创办的第11所幼儿园。全园幼儿410人,教职工31人。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发展、全人发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教学、方案教学、朗读故事、自由游戏、户外学习等方式来达成教育目标。香港人口多,幼稚园场地小,都是很突出的问题。但这个幼儿园巧妙的把户外的庭院和孩子的运动场地融合,让幼儿园有足够的空地拓展孩子的运动。我们参观时,恰逢保良局开发的课程“绿色环保,拒绝香烟”的健康巡回宣讲团在易桂芳幼儿园表演,生动的表演,小朋友专注观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日上午,公务团参观了郭罗桂珍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位于香港元朗,创建于2017年3月,为保良局的第26所幼儿园。幼儿园向小区及附近地区招生,目前全园幼儿218人,教职工19人。幼儿园注重社区、家庭资源的利用,与幼儿园合力来促进幼儿发展。通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实践,幼儿园在游戏中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及自理服务能力的习得。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区域,在游戏中学习。此外,幼儿园将情景汉字、英语的学习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形成了该园鲜明的课程特色。我们进入小班的晨间餐点,留意到教师对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礼貌言行方面的教育很重视,耐心鼓励与帮助。小班的孩子,在用完点心之后,也会认真地逐一收纳好餐具。在茶桶接水时站在一米线后,耐心等待……老师们因地制宜,在拓展活动空间、开展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幼儿阅读活动、健康习惯养成方面都有成效。
通过8天的参访学习,公务团收获颇多,开拓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希望通过本次的拜访活动,能邀请到更多的幼教学者来校讲学,期待有机会能组团学生到日本或香港进行修学。同时不同层面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态势,让我们再次对国内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进行深刻的反思,从对照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思考,关注我校学前专业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