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行政支部徐珊珊
9月以来,在学校党委的组织与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行政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四重四亮”专题活动、原原本本通读学习资料、党员初心讨论及书写党员承诺书活动、书记上党课、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参观教育博物馆、参加元和街道党员志愿服务等。这些活动帮助我更深入地去阅读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重点学习书籍,更深刻地来反思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奋斗比什么”。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永恒的初心和使命;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应当如何诠释?
习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而在2018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同时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九个坚持”又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最全面、最权威的概括。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一论述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应该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就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那么,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教师应当如何坚守自己的初心,如何在自己实际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完成自己的使命呢?这是我在自己的专业课程授课和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正好上一周我有幸参加了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全省高校院系党政负责人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我的这一疑问提供了新思路。我就从这一次培训的学习收获、培训过程中提出的课程思政开展难点以及其他高校针对这一难点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培训邀请了:省教育厅王成斌副厅长强调教育意识形态的属性,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最根本的任务,要落实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教授与管理学院的郭龙建教授就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江苏大学纪委书记高庆国阐述了纪律规矩意识强化的重要性;省政府研究室周毅之研究员分析了党的初心、使命相关理论发展的脉络。专家们的讲座从不同角度入手,全面解读了立德树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于理论层面论述了高校党政工作与学生培养工作之间的关系。培训中还组织了多次分组讨论活动,参加培训的各高校党政负责同志分享讨论了自己学校在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德育工作等方面的方法、经验等,于实践层面展示了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10月20-25日,五天的培训基本是围绕习总书记对于立德树人的论述展开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显性教育即高校的思政课程,隐性教育即高校的课程思政,二者如何协同?如何解决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叁个难点?淮阴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曹苏群院长热心分享了他们学校的“课程思政罗盘”设计经验。
总之,我们教师要时刻加强党政知识学习,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需要将我们的信念与使命感完完整整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把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我们为国家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坚守初心,薪火相传,信念永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