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破解免费

基层风采

学前二系与艺术支部 周迎亚

来源:主题教育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30 17:27:49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作为党员代表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学习体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近一段时间我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理论着作。五分钟的时间要来全面地讲述体会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选取了其中让我最深有体会的部分内容来与大家分享。

读完两本书之后,我更加感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时时处处不忘人民群众,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尤其体现出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说:“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我履行了这一条。我在正定当县委书记时走遍了所有村,有时候骑着自行车下乡。我当市委书记、地市委书记期间走遍了福州、宁德的乡镇。”大家应该也已经从新闻里看到过,从春暖花开到数九寒天,从田间地头到高原边陲,到处都留下了习总书记的足迹,这种工作强度即使是年轻人也会觉得疲惫,何况他已年近七旬。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的就是要亲自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是这么要求党员干部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直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这种工作方式是讲究实效、凸显成效的,由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对工作的开展是多么重要,摸清楚工作对象的特点对顺利推进工作有多么重要,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学习的宝贵经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我特地去政府官网查阅了相关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六年来,农村已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六年累计减贫幅度达83.2%,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是一组多么令人欣喜的数字!

贫困是什么?可能对于出生成长于发达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有太深刻的体会,也很难去想象另外一种人生可能性。2013年初,我曾追随国务院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山村幼儿园”计划,走入山西吕梁山深处,做儿童发展测评,在那里,山是看不到头的,满眼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山坡,一天下来鼻孔是全黑的,上厕所是粪坑上面安了两块摇摇晃晃的木板,不闭眼睛太恶心,闭着又会掉下去,所以,当我看到脱贫攻坚战中将“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具体措施来推,我真的是很感动,我为那么多受益的贫困地区群众感到开心,我们党是了解老百姓的需要的。当时,从大山里回到上海,我发了一条状态,从大山深处走出来,我用了10小时,那些孩子要多久呢?现在,党的脱贫攻坚战让我看到了,可能很快,也可能,他们不再非要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更需要充分了解党做了什么实事,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们国家又有了多少深刻变化,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我们的学生热爱党、维护党、追随党。因此,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和《摘编》以后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