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艺术系音乐教研室开展新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
2018年10月下旬,我校艺术系音乐教研室两位新教师承轶妍和楼乐分别进行了入校以来的首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展示。10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承轶妍老师开展了声乐公开课 ——《摇篮曲》,授课群体为学前1805班全体同学。10月30日下午第四节课,楼乐老师开展了西方音乐史公开课 ——《多声部音乐的兴起》,授课群体为艺术系1801音乐表演班全体同学。参加现场观摩听课的有艺术系主任王婉青老师、音乐教研室组长顾红老师,以及艺术系音乐教研室全体教师。
承轶妍老师的公开课以西方音乐早期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作曲家舒伯特著名声乐作品《摇篮曲》为主线,在注重声乐教学发声训练及演唱技巧的同时,承老师通过自身歌唱示范,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与课题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歌曲创作缘由等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海报制作等课前准备,使学生在学习如何演唱《摇篮曲》的同时,对与歌曲相关的众多理论常识一目了然,从而加深了学生在歌唱时对歌曲的深入理解,为声乐演唱增添了深意。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楼乐老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专业,是艺术系音乐教研室的第一位音乐理论博士。楼老师的本次公开课主要以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中世纪时期的多声部音乐形式为基点,以其各自主要特征为线索,着重对西方音乐多声部音乐起源时期的五种音乐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并将笔笔罢展示重要知识点、谱例与聆听音乐音响相互结合,同时加以不断反复与学生之间多次的良性互动来强调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试图使学生能够尽快熟记重要知识点。本次公开课在楼老师给学生的课后实践练习以及思考中顺利结束。课后,前来观摩聆听的领导及老师们纷纷表示:能把理论课程上的如此有氛围,实属难得。
两位新教师的公开课在课后评课环节中,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两位新教师也表示:感谢系领导与各自导师及前辈们的亲情指导与关怀,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努力、日新月异。
新教师在入校第一学期进行公开课展示,既给新教师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帮助新教师总结问题与不足集思广益、广开言路;不仅促进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迅速成长,也为老教师们开拓了新思路、增添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新老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最有力的平台。相信新教师在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必将不断努力,快速成长。
用户登录